电镀与精饰

电镀行业固体废物环境审计方法研究与展望以珠

 

近年来,我国在固体废物管理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创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等[1],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系统、排污许可证制度等。但对于工业企业申报填写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核查机制尚不完善,部分企业存在错报、漏报、瞒报的情况,有关偷排、偷倒现象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加强对企业固体废物申报数据的核查,减少此类环境违法事件的产生,是现阶段急需考虑的问题。

环境审计作为国际上共同关注的一项崭新工作,已经在保护和治理环境方面发挥了其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2]。固体废物环境审计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可以从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三个角度,系统性地对企业的固体废物管理情况、数据申报情况进行核查,为固体废物的管理提供有力抓手。

1 环境审计的定义

对环境审计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商务学会(AIB)等组织都有其规范表述。国际标准化组织认为环境审计是客观地获取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特定的环境活动是否符合审计准则的一个验证过程。国际商务学会认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客观的评价,并通过环境管理和控制,有助于通过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进行鉴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3]。

国内有学者在借鉴国际组织的环境审计定义的基础上提出环境审计的概念,认为环境审计是有审计权利的单位机构对环境管理系统及其活动进行鉴证,看其是否符合规章政策并给出建议的审计活动[4]。有学者认为,环境审计作为社会责任审计的一个新兴分支,是由独立的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开展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5]。学界对“环境审计”虽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将“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有用的环境管理工具[6]。

2 环境审计发展历程

国外的环境审计最初是作为企业内部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风险而自发进行的一种环境检查和评价活动,此后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手段在各种类型的组织中得以推广。国外的环境审计起步较早,在环境审计政策/准则、理论与实务方面的发展都比较成熟,所研究的被审对象环境审计问题包括合规性、绩效性等,但是,很少有研究涉及被审对象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材料数据、末端治理环保数据的可靠性。由于环境审计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进入操作阶段,污染损失和资源价格已列入核算科目,为环境审计提供了对象,具体的实施方法和评估标准依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或参照环境管理的规定或者自行有了详细的细则。因此,环境审计相关学术研究虽然并不多见,但环境审计实务发展比较迅速。

我国的环境审计实践最初是从国家审计机关对环保资金的审计开始的,国家审计机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统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领域),逐步推动了环境审计实践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开展,但由于其职责、权限等方面的限制,这种实践和推动始终没有超出传统审计框架的范围。而对于固体废物管理,从环境风险视角开展环境审计的研究则基本空白。

3 电镀行业固体废物环境审计

3.1 行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工业产品需求旺盛,相关设备及配件市场得以快速增长,电镀作为现代工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行业由此迎来大幅扩张。广东省是电镀大省,根据广东省电镀行业协会数据,广东2018年有涉重企业(电镀、电路板)近3 000家,其中,电镀企业有1 680余家,年总销售额约400多亿元[7],其中有90%的电镀企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2019年珠三角地区电镀行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约20万吨,主要的危险废物种类为HW17表面处理废物中的电镀污泥。从固体废物管理角度来看,电镀行业是固体废物管理的一个重点行业。

3.2 工作方法与实施过程

电镀行业固体废物环境审计主要的工作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期准备,第二部分为企业审计,第三部分为审计评价。

3.2.1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为资料收集、工作方案制定和行业现状分析。(1)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为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行业发展情况,电镀行业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特征等;(2)工作方案的制定包括了项目整体工作方案与现场调研方案;(3)行业现状分析指的是对行业概况的分析、对行业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环节的分析和行业固体废物产生与管理现状的分析。

上一篇:薄带连铸结晶辊表面处理
下一篇:没有了